社科网首页|论坛|人文社区|客户端|官方微博|报刊投稿|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
你现在的位置:英国bet365>>佛教景观
【北京】潭柘寺   英国bet365 2015年8月7日

 

简介

   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西门头沟区,是北京郊区最大的寺院之一,占地6.8公顷。寺院坐倚身后的宝珠峰,西有莲花、架月、象王峰;北有及云、璎珞峰;东有回龙、虎距、捧日、紫翠峰;南面一片平畴沃野,九峰环抱,天成胜地。故俗语称潭柘寺曰:“前有照,后有靠,左右有抱。”

历史

    据《潭柘山岫云寺志》载,远在一千多年前的西晋(265-317),山上已建有嘉福寺,传说唐代华严法师曾在寺传法,武则天时扩建改名为龙泉寺。五代后唐时期,从实禅师率徒在寺内讲经,声传四方,烟火鼎盛。金代皇统年间(1141-1149)重修后改名大万寿寺。明天顺元年(1457)又复名嘉福寺,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再行扩建,更名岫云寺。名称虽更迭频繁,但寺址却保留在原处。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。因寺后有龙潭,山间有柘树,便习惯称这座千年古刹为潭柘寺。  

    古人称“潭先柘,柘先寺”。作为潭柘寺名称起源的龙潭,位于寺后的云集峰上,离寺约2里路。池潭方广丈余,12块大青石雕成一条青龙,水从龙嘴里喷出,注入潭中,潭边有龙亭和石碑。相传潭龙舍潭为庙基后,搬迁到这里。从潭柘寺到龙潭沿途有观音洞、海蟾石等古迹遗址。观音洞内塑有观音大士未出山时的塑像,洞内泉水相传能治眼疾。沿途树木葱郁,异草丛生。

建筑

    潭柘寺因山而建,坐北朝南,故殿堂高下参差。周围古木扶疏,寺前松柏交翠,修竹成荫,流水淙淙,碑塔如林。主要建筑分成三路,中路建在南北中轴直线上,有牌楼、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毗卢阁等。最南端是一座彩绘木牌楼,上书康熙御笔亲题“翠嶂丹泉”、“香林净士”,下有一对石狮,威武雄壮。穿过牌楼后的怀远桥,便是山门。山门内古松苍劲,其中尤以“清、奇、古、怪”四松最为有名。山门上刻康熙御笔“敕建岫云寺”,两侧的红墙上嵌有琉璃大字,左为“佛日增辉”,右为“法轮常转”。山门内是天王殿,殿中两侧供奉高约3米的彩塑四大天王像:东方护国天王手持琵琶;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;西方广目天王手环蛇龙;北方多闻天王左执伞、右执鼠,脚下踩着妖魔鬼怪,意为风调雨顺,永镇妖魔之意。中央供奉含笑而坐的弥勒佛,佛身后为护法神韦陀。

    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,为五开间重檐庑殿顶,上覆黄琉璃瓦绿剪边屋面,上下檐悬“清净庄严”、“福海珠轮”金字大匾,为康熙和乾隆的亲笔。正脊两端有巨形碧琉璃鸱吻,高2.9米,色彩鲜艳,形态生动。鸱吻上系有鎏金长链,气势轩昂。相传潭柘山下原是个海眼,寺址原为水潭,唐时华严大师在此传经,潭龙也来听经,但总看不见大师的容貌。后来听山神说只有大师生气时天龙鬼神才能见到他,于是潭龙故意把饭洒在地上惹大师生气才见大师容颜,于是连忙施礼陪罪,并表示愿舍潭为寺。当天夜里风雨大作,水潭化为平地,水中涌出两个鸱吻,据说此为龙生九子之一,后来用作大雄宝殿正脊两端的建筑构件,一为装饰,一为镇邪。据说清康熙皇帝初来寺时在马上看到鸱吻跃跃欲飞,便令人用金链锁住。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释迦佛像,神态庄严,两侧分立阿难、迦叶塑像。  

    大雄宝殿后是三圣殿,今已不存。殿两侧植有两株巨大银杏树,相传为辽代种植。东边一株高数十米,粗可数围,树荫浓密。当年康熙帝来时树新生一枝,表示祝贺,康熙帝命名此树为帝王树;西边一株树干丛生,据说每出一帝树就增生一千,人称配王树。中轴线上有毗卢阁,为康熙所命名。阁为二层硬山木结构建筑,高15米,供奉漆金木雕菩萨5尊,挂有乾隆御书的“圆灵宝镜”大匾,两旁楹联为“寺枕龙潭七祖分支传妙法,山连鹫岭九峰环翠拥诸天”,上层供奉三世佛。在两侧山墙外有石级可上,屋面造型别致,登阁远眺,远处群山如黛,近处全寺尽收眼底。  

    寺东路是庭院式建筑,有方丈院、廷清阁、流杯亭、帝后宫、舍利塔、地藏殿、元通殿、竹林院等,碧瓦朱栏,绿竹葱秀。竹林有一方亭,上悬“猗亭”,乾隆御题匾额,俗称流杯亭。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上凿有形似蟠龙的水渠,龙岩泉之水流进亭内,引水入渠,盛酒杯中,杯随水流,别具一格。

    西路由寺院式殿堂组成,有楞严台、戒台、观音殿、龙王殿、祖师庵、大悲坛、写经室、西南斋等,庄严肃穆,瑰丽辉煌。戒台是和尚受戒的地方,室内供奉接引佛。佛教和尚授戒分三种或说三级,称“三坛大戒”,即“沙弥戒”、“比丘戒”、“菩萨戒”,潭柘寺戒台是专授比丘戒的地方。观音殿位于全寺最高处,红墙绿瓦,巍峨壮丽。廊下挂有乾隆手书“莲界慈航”匾,殿内观音彩塑端坐莲台之上,敛目合掌,隽秀端庄。殿内原有两个凹陷的砖石足迹,相传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出家在此礼拜磨出的遗址。殿西原龙王殿下挂有一块石鱼,长1.5米,重150公斤,远看仿佛为铜铸,敲击不同部位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。

    寺院前方的塔院中还有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的僧塔共72座,玲珑多姿,集各代塔之大观。有金天眷时(1138-1140)的“佛日圆明海云禅师塔”、金大定十五年(1175)的“广慧通理禅师之塔”、金大定十九年的“故奈的长老塔”和忽必烈女儿的“妙严大师之灵塔”及各种藏式砖塔。

地址

    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潭柘寺镇

交通

    从前门、阜城门、乘游7,或在苹果园转931路可直达。从市区出发,可在五孔桥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国道可直达潭柘寺。

(编辑:李文彬)